(二)煮水容器的创举
火的使用,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与影响,包括烧制陶器、冶铸铜器的发明等均离不开火的应用。但是,光有火,没有盛水和煮水的容器,仍然无法煮开水和喝开水。
人类在长期用火的过程中,发现泥土经过焙烧后变得坚固而不透水,并且还可以依照人们的需要烧制成各种器皿,这就发明了陶器。陶器的制造成功,是人类在火的作用下,对粘土进行加工,并使它发生物理化学变化,最早最有意义的运用。陶器煮水的发明和使用,也要归功于中华民族。
中国人爱喝开水、习惯喝开水,温开水直接喝,滚沸的开水则用来泡茶、冲咖啡。
而欧美等外国人则喜爱喝冷水,甚至冰水,很少有喝开水的。自古以来,外国人都是喝着凉水繁衍了一代又一代。外国人一直没有烧开水的习惯,是历史和文化的差异,以及长期的生活经历和风俗习惯,造就了今天东西方饮水习惯的差异。

那为什么古代外国人不把水烧开,而要喝那种既不卫生又容易传染疾病的生水呢?
其实他们不是不想,而是不能。新石器时代到农耕社会,中西方都广泛使用陶器,但两种陶器却有差异。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、古希腊陶器,都是用来盛装物品的,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。也就是说,煮水装备,是华夏祖先的独特发明。
目前的考古学已经证实,中国最早的陶器已经可以追溯至20000年前,来自江西万年的仙人洞遗址,这也是世界最早的。西亚一贯被欧美人称为“人类文明的诞生地”,但是这里的陶器却比中国晚了一万多年。这意味着,在没有陶器的这一万多年里,西亚人是没有烧水器具的,他们将不可能象中国人一样能喝开水,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卫生程度必然要大大低于同时代的中国。另一个来自河南舞阳贾湖的考古遗址的时间可以上溯到9000年前。这里出土的东西有陪葬的陶壶。
补充一个有趣的事实,由于陶锅在西方出现很晚,导致他们加工食品的风格,主要是不用锅的烧烤,而中国则是用锅的蒸煮,世世代代遗传的习惯,现在依然如此。同样是小麦,西方人主要是用来烤面包,而中国则是用来蒸馒头和煮面条、水饺。我们领先于世界发明和使用了烧煮用的器具。陶壶和陶锅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大发明。

古人的“烧水壶”鬶。 齐鲁晚报记者尹明亮摄
2017年11月19日上午,齐鲁晚报小记者团来到山东大学博物馆,通过出土文物去了解那个很久很久以前的社会。距今4000多年以前的龙山文化,史前遗址里出土的文物。 “那时候的人用的‘烧水壶’是陶制的。”讲解员介绍着一个个三条腿鼓鼓的、外形像只鸟的“鬶”。对于这个史前人的“烧水壶”,小记者们算是开了眼界。
上图:古人烧水
上左:古代陶制三足园形兽头孔茶壶,上右:战国时期四耳铜壶